【学党史 见行动】双矿公司东荣一矿党委:把实事办到矿工家属的心坎上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1-06-25 07:31:41
【字体:




双矿公司东荣一矿党委:把实事办到矿工家属的心坎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远感谢您为职工家属所做的一切。您是一位好领导、好书记,您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幸福路’,我们一定会越走越宽敞,有机会一定去矿里感谢曾经为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矿领导们!”日前,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一矿党委书记付紫业收到了一条来自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女工发来的微信。

这个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是当年新任东荣一矿党委书记付紫业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该矿党委为矿工家属办的一件实事。三年多来,这个矿把它当成自己的“掌上明珠”一样去呵护、去经营、去培养。截止目前,这个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已培训服装加工人员270多人,发放服装加工费用240多万元,产值达2000多万元。

“养大的‘女儿’要出嫁了,虽然是有千般万般的不舍,但是必须服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我真心希望她们把服装厂办得越来越好,矿工家属们工作得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话虽短,情义浓。谈及此事,付紫业难舍之情溢于言表。

事情办得好不好,职工群众最有发言权。

该矿信访科长赵永辉兼职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以来,工作量大了,却没多有挣一分钱,她亲历这三年多来的创业发展,有很多心里话要说。

“付书记来到我们矿之后,就要求全矿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对东荣小区居住的职工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梳理归纳影响小区稳定的主要因素,并要求我们详细了解职工家属都有什么生存技能。当时的我们一头雾水,当付书记把为矿工家属搭建起创业平台,增加她们家庭收入的想法和盘托出后,我们才如梦初醒。这对于抓信访工作来说,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创业孵化基地建起来后,职工家属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属们都说这事办到了她们心坎上,不仅改变了她们的思想,也改善了她们的生活。”

“职工的事就大事,职工家属的事也是大事。只有稳定了‘后方’,前方就能夺高产,打胜仗。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矿党委对筹划职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这件事格外上心,矿党委班子成员们有的从谋划到推进,亲力亲为;有的东奔西走,向省总工会和集团公司工会、双鸭山矿业公司及相关领导汇报想法,筹措启动资金;有的做市场调研,当“推销员”,走煤矿,进厂区,奔走不疲……因为是用了真心真情,所以赢得了多方的支持,也正因如此,才有一个个带着温度、带着对职工家属关怀的订单纷至沓来,销售渠道也打开了,一条通往女工心中的幸福路就这样铺就而成。”东荣一矿党委副书记殷玉和感慨地说。

和殷玉和、赵永辉一样,为了办好这件事关职工家属幸福生活的实事,这一时期,任劳任怨,不求回报,自愿义务献工的人还有很多人。他们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把这件好事实事办成办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就在2018年初春,一个冰雪消融的季节,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也应运而生。

2018年4月初,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正式亮相。双矿公司董事长宫延明在第一时间来到了这里,做了一次级别最高的工作服“男模”。他试穿后非常满意,并表示要从矿业公司的层面做好工作服的对外宣传和推介。

三年多的时间转眼即过,再次来到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采访,从职工家属朴实话语中、微笑中和轻盈的步履中,能真切感受到她们现在工作很充实,生活很幸福。

这里的技术厂长张燕就是给付紫业书记发微信的人,在谈到这三年多来的感受收获时,她按捺不住心中翻滚的思绪, “我们真心感谢矿党委、矿领导们给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我在这里工作十分安心顺心,不再颠沛流离四处打工,也有时间照顾家人了,中午偶尔还能回家给年迈的父母做顿饭,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嗑,真的感到很幸福!如今,家里的车贷、房贷都还清了,最近还新买了一个车库,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说完这番话,张燕已是热泪盈眶。

今年已近60岁的穆凤曾经在煤矿当过信号工,在浴池做过搓澡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多病缠身,只能待在家里操持家务。她是第一批来到这里工作的,她勤恳努力要强,即使在做过甲状腺手术、腰部受伤的情况下,也仅仅休息很短的时间就带病上班了,工友们照顾她,太重的活都不让她干。“这里有家的温暖,这种氛围让人很感动,”穆凤说,“大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干起活来你追我赶,矿里为我们所做了件大好事儿,我们心里十分感激。我们只有把工作干好,把日子过得更好,才能报答这份恩情。”

马连翠月月登上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致富光荣榜,今年开工的第一个月她一个人就加工成品232套,工资收入4633元,荣登榜首。她工作热情高,即使在孩子高中陪读期间,依然坚持带料回家加工。如今,孩子考上大学了,她更无后顾之忧了。“服装厂成立我就来了,以前生活压力非常大,自从来到这里,守家在地的,一边照顾家一边挣着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一切都得感谢矿党委,我得努力工作,更好的日子还在前面等着我们呢!”

胡晓夏是服装厂里最年轻的女工,27岁的她也是建厂的“元老”之一。“在这里能学到一门技术,也能挣钱贴补家用,同时也有时间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婆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以前,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自从来到这里工作,自尊心有了很大提升,感到非常自豪。现在,邻居们看我的眼光都变了。”

而立之年的王英红刚来这里工作不足一周,虽然家在福利屯,离此有40分钟的路程,可是她每天都来得很早。“我爱人在矿地测科工作,我喜欢和爱人一起上下班的感觉。到这里工作也能为我们这个家过得更好出点力,尤其是自己还能学到一门手艺,时间自己做主,干得多挣得多。看到姐妹们这么勤奋地工作,我感觉得到她们十分珍惜这份工作,热爱这个岗位。”

曾经饭店老板月入过万,如今干起服装裁剪。代桂梅来到这里工作将近两年,是张燕一手带起来的,在裁剪任务完成后,她还参与服装加工,月收入虽然不及她开饭店时的一半,但她有自己的道理:“做生意总是有风险,不如在这里旱涝保收,多干多挣,我们都很知足。感谢矿党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共产党好!”

据了解,从这里走出了很多服装裁剪方面的人才,有的在市里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店,有的承包了服装城加工服装点,有的去了外市外省,到更大的城市、更大的服装加工厂……

思想一变天地宽。无论她们走到哪里,取得多么大的成就,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她们都不会忘记这里,不会忘记在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学习工作的日日夜夜,是这里的肥沃土壤孕育了她们创业的梦想。

……

目前,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全部移交给双鸭山矿业公司社会职能服务中心东荣办事处。该办事处主任牛守占说:“我们接手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之后,积极探索并采取灵活的劳务派遣方式,以吸纳更多职工家属和社会有意愿人员加入,不断壮大服装加工产业,为集团公司和各矿业公司等单位提供高质量服务,也为今后打造现代化流水线服装加工打牢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寻求开拓市场,争取让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于矿区生产需要,也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用双手创造幸福,用信念加持人生。矿工家属创业孵化基地这些女工们正在用双手,缝纫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裁剪出美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