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绥滨县集贤煤田绥滨区煤矿勘查开采项目启动,迎来了龙煤地勘公司鹤岗地质队新的发展起点。他们面对冬季施工又恰逢新春佳节临近,施工环境艰苦,天气寒冷,流砂层较厚,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打响了绥滨勘查项目施工战役,第一个带领钻探队冲锋在前的,就是地勘公司鹤岗地质队二工区代理副主任周兆华。
冲锋在前 甘于奉献
被职工称为“老黄牛”的周兆华,是一名具有1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已经35载春秋,工作中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他作为经验丰富的地勘老兵,对钻探施工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本领。
去年6月,他带领H-4号钻探机组承接了鹤岗峻德煤矿500米孔深、直径311毫米大孔径注氮孔施工任务。该钻孔在施工过程中,遇到5个漏层,使用的钻头喷嘴又小,为堵漏造成了影响,这些技术难题,给钻探施工增添了阻力。他组织生产骨干,经过反复推敲琢磨,依据本地区地质状况,研究出了切实可行的钻孔堵漏施工工艺,拿出了解决钻头喷嘴小的方法,为大孔径注氮孔施工提供了坚定的技术支撑。该项目工程钻孔下套管需一次性完成,由于生产一线人员不足,且需要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导致连续跟班作业人员身体疲劳,对此他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严格落实施工技术措施,把自己同时编入白班和夜班两个钻探班组,与职工分工有序、协同作业。他在工作中冲在先、干在前,带领职工克服管材重、搬运空间小、时间紧迫等诸多困难,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按预计时间,提前完成下套管工作,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提升煤矿防灾减灾治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中他时常与职工交流思想,为职工传授钻探业务知识,默默无闻地在这份热爱的钻探事业中奋斗着。今年,在得知绥滨勘查项目工程启动后,他主动请求参加项目会战。来到绥滨工地,他率先到施工现场丈量场地,给定塔基、泥浆坑位置,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带领职工忙而有序地在岗位上奋战着,为能够提前开钻赢得了先机。今年2月23日,H-4号钻探机组钻进达734米时,突然遇到钻具正常钻进受阻,他凭借多年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观察压力表和泥浆流量,判断出孔内遇到破碎带,造成翻孔缩径,这时,他一边指挥操作钻进人员提拉钻具,一边调整泥浆配比,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处置了这次孔内安全隐患。
真情常在 公而忘私
常年的野外勘探,导致他患有严重的腰肌劳损、风湿病、溃疡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疾病,床头也常放着一大包药物。他时常弯着腰,弓着背,忍者疼痛,依然坚守在施工现场。有时,腰疼的时候就吃上几片止痛药,同事劝他去医院,他总说:“再等等吧。”后经公司和队领导的多次过问和催促下,他才回到鹤岗住院治疗。他时刻心系着钻机的生产情况,治疗仅仅不到七天,大年初五得知钻场要下套管时,更是心急如焚,在身体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就急着跑回了施工现场,与队友们一起并肩作战。
当跟他谈及妻儿时,这样一位硬汉眼里却泛起了泪花,这些年来他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妻子却对他一点儿抱怨都没有,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没了后顾之忧,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因业绩出色,他已连续多年被地勘公司党委、公司授予“劳动模范标兵”、“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一本本烫金的荣誉证书,是他给家人们最大的慰藉,这一份份荣誉背后承载着他的追求和梦想,印证着他的坚韧与勤奋。
他带领的H-4号钻探机组,仅用41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绥滨勘查项目中一个1000米的钻孔施工任务。目前,他满怀着昂扬斗志,与钻探机组的队员们,迈上了第二个钻孔工作的新征程。
艰难方显勇毅志,磨砺始得玉器成,周兆华平凡却不平庸的地勘人,正在用他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为自己热爱的勘探事业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