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矿业公司以技术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0-06-05 16:39:35
【字体:
鹤岗矿业公司积极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安”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拓展市场、促进提质增效,逐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为新时期现代化新龙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增加节能减排设施 实现变废为宝
“余热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余热回收用于发电,再将所发电力小部分用于车间使用,大部分归入国家电网,变废为宝,如果不建设这个项目,生产过程中大约每小时1.3t的标准煤会被白白浪费掉。”鹤岗鑫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余热车间主任周振亮介绍说。
鹤岗鑫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为主营业务的鹤矿公司所属地面生产单位。2019年9月初,该公司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成功运行。余热发电是采用窑外预分解窑水泥熟料的生产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由窑头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掉的420℃以下废气,经过窑头AQC、窑尾SP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房、化学水处理等系统,将之转变为电能。同时,水泥窑废气经过余热锅炉后,由于余热锅炉能够沉降大量的粉尘使进水泥窑废气收尘器的含尘浓度大幅度降低,减轻收尘器的工作负荷,提高收尘效率,降低粉尘排放浓度从而减轻了粉尘污染,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 
640


据了解,自投产以来,去除冬季错峰生产影响,在将近两个月的生产时间里,该公司向国家电网供电约5000000千瓦时。
引进改造生产设备 实力拓宽市场
鹤矿公司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在逐步做优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发电供电、矿铁运输、建筑建材、机加修造、保健食品等产业,依托引进改造适用性生产设备,对现有非煤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壮大非煤经济。
鹤矿斯达公司在前期成功引进车削密封、液压千斤顶和激光熔覆等专业化设备的基础上,又引进了焊接机器人、数控车床、台车式电阻炉等先进设备,为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攒后劲。同时,充分发挥关晓技术创新工作室作用,投入专项研发资金10余万元,围绕适用设备研发和老旧设备改造开展技术攻关,成功改造完成了CAK6763机床数控部分、车床导轨淬火装置,对2台数控焊接机床进行了优化升级,平衡吊、多功能立柱拆装机已陆续完成研发设计,并已相继投入使用。
目前,通过引进改造适用性生产设备,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液压支架千斤顶已实现批量化生产,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缓解了斯达公司产品科技含量低的被动局面。车削密封依靠产品性价比、互换性的明显优势,已逐步替代各煤矿外购产品。圆柱类产品通过激光熔覆新工艺的应用,已全部替代电镀工艺,液压支架修复质量明显提升。  
“自2017年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先后引进多种多台高端设备后,车间在原有制造修理配件基础上,现可制造加工液压千斤顶、密封圈、轻型液压支架等配件设备,仅一个车间年产值就可达到近4000万元,是过去的3.5倍。”斯达公司支护修理车间党支部书记侯关东说。
注重技术体系建设 科技助力安全
在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推进过程中,鹤矿公司始终把保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构建灾害治理科技支撑体系。
640


他们与矿大、辽工大、沈阳煤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成立17个工作室,开展专业技术研究,形成防冲技术、防突管理、水害防控、煤层发火防治四项灾防体系。在防冲上,开展《复杂地质条件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成套技术与示范》,对重点防治区域进行微震CT扫描,建成矿区矿震远程预警平台,合理规划生产接续,避免应力集中和扰动影响。
在防突上,建设地面永久抽采系统11套,井下移动抽采系统36套,年瓦斯抽采能力6000万立方米,抽采率达57%,年预抽瓦斯量4600万立方米,引进大扭矩全液压钻机,推广抽采钻孔全程下筛管技术,自制负角度钻孔压风自动排水装置,抽采浓度提高2倍,流量提高3倍,发挥5个防突实验室作用,坚持“巷道允掘制度”,制定石门揭煤“六步”法,规范揭煤程序,有效防控次生灾害发生。
在防火上,应用色谱吸氧法,研究煤层自燃倾向性,建立矿区最短自燃发火期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计算,优化注浆、注氮等防治技术。
在防治水上,引入低频可控震源技术,开展巨厚砾岩层精细三维地震补勘工作,建立地下水动态数据库,创建水源判别中心,进行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探查和数据积累,成立物探研究所,开展瞬变电磁法和大地电法等物探工作,普查采空区积水和导水构造体分布情况。
他们通过全力构建灾害治理科技体系,全面提高了企业防灾、治灾工作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来源/鹤矿党委宣传部  图文/江海龙  编审/鄂俊光